
從“塞上江南”到鄂東山村,
從虛擬世界到田間地頭,
當奮斗目標從“設計游戲界面”
升級為“擘畫振興藍圖”,
一位在湖北逐夢的95后甘肅姑娘,
用“硬核闖將”的人生代碼
改寫了自己和一個村莊的命運軌跡。

好臟、好亂、好差,新手“頭雁”壓力山大陽春三月,風和日麗。上午9點,紅安縣八里灣鎮(zhèn)蓮花山村一個古色古香的池塘邊聚集了二十多位老人, 村干部正拿著手機幫大家進行養(yǎng)老保險待遇資格的人臉識別認證。
在老人們中間,一個身穿紅衣的年輕女子十分醒目——她耐心地教大家如何操作手機,圓潤的臉蛋面露和氣,看起來像是誰家的孫女兒。

這個年輕女子是蓮花山村的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王麗麗,1995年出生的她不是本地人,她的家鄉(xiāng)是被稱為“塞上江南”的甘肅隴南。緣于大學一場美好的邂逅,王麗麗結(jié)識了現(xiàn)在的老公。2017年,她因為愛情來到千里之外的湖北,成了蓮花山村的媳婦。
“好臟、好亂、好差,田里不長莊稼只長草,一窮二白的一個村。我從小在城里長大,老家又靠近九寨溝,過去的生活環(huán)境一直是山青水秀的。我被眼前的破敗震驚了,當時心理落差可以說是相當大。”

2020年前,蓮花山村是名副其實的“空心村”,沒有人才、沒有產(chǎn)業(yè),村民沒錢、村集體沒收入,村里總共只有600多人,其中老齡人口占了三分之一。2022年,在村兩委當了兩年婦聯(lián)主任后,遇事冷靜、做事利落的王麗麗被村民推選為村支書。史無前例,“外來媳婦”成了蓮花山村的主心骨,這個95后女孩也成為村里最年輕的“領頭雁”。
“2020年生完孩子,我的體重一直保持在110斤左右,可當我接受村支書的任命后,短短一個月就瘦到了100斤。那時候,我們的班子也沒有配齊,就我一個光桿司令,心亂如麻,不知道該從哪兒干起!”

申報傳統(tǒng)村落,從“沒頭緒”到“有動力”
臉龐青澀的王麗麗,眼神里有種超越年齡的理智和沉穩(wěn)。她心里清楚,臨危不亂、臨戰(zhàn)不懼是一名村支書的基本素養(yǎng)。做好心理建設,她勇敢無畏地開啟了這場“鄉(xiāng)村振興”闖關之旅。闖關之前,她必須配齊村兩委班子,這是她的左膀右臂。有朝氣、肯干事,按照這樣的用人標準,王麗麗找到了80后李海霞和85后熊國勇,組建了平均年齡只有36歲、全鎮(zhèn)最新生代的村兩委班子。

▲ 得力干將李海霞(右三)
“她一句干我們就干,書記指哪我們打哪。她不是只動嘴皮子的那種領導,永遠和我們干在一起。我佩服她,啥都能干、啥都能忍,咬牙往前走,從來不嘆氣。” 李海霞是蓮花山村婦聯(lián)主任,她眼中的王麗麗是個超人,柔弱的肩膀似乎能扛起一切重擔。
然而沒有人是與生俱來的“無敵體質(zhì)”,王麗麗的力量全部源自她的愛和責任。不是土生土長的蓮花山人,這樣的熱愛從何而來?王麗麗說,這得從她上任后做成的第一件大事說起——申報傳統(tǒng)村落。
“還在跟我老公談戀愛的時候,就經(jīng)常聽他提起家鄉(xiāng)的老屋保存得很好,但由于種種原因‘傳統(tǒng)古村’一直沒能申報下來。上任以后我就想盡力申報成功,這些上百年的古建筑是村莊的根和魂,它象征著我們村的文化底蘊,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。”

2022年10月,第六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名單公示,蓮花山村上榜。讓蓮花山村能夠成功入選的是一份情真意切的申報材料,這份材料是王麗麗用一周時間走訪了100多間古屋的前世今生后花三天三夜寫完的。“為了把材料寫得有感染力,我?guī)缀醪稍L了吳錦堂灣所有老人,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。”如今穿行在古樸的小巷,當年挑燈夜戰(zhàn)的情景歷歷在目。
“這種青石板,那時的工匠一天只做6片,這些門樓子都是手工雕刻的,中間勾縫用的是粘性糯米。當我近距離地觸摸這個村莊古老而富有質(zhì)感的肌理,忽然意識到她是如此偉大。”
在探尋這座村莊百年文脈的過程中,王麗麗領悟到了這片土地深厚的底蘊和魅力,守護之心油然而生,“一定要讓她興旺起來。”

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這樣了不起的村莊決不能在發(fā)展中停滯。作為曾經(jīng)的“后進生”,要按下振興“快進鍵”就要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。于是,王麗麗發(fā)動黨員帶頭成立了一支“鄰里幫幫隊”幫老人跑腿、為村民解難。她誠懇地說,老百姓的瑣事就是村干部的大事,得先把為民服務的真心亮出來,群眾才會跟你一條心。
“大多時候就是拿拿快遞、買買東西,幾乎全是小事,但莫因小事而不為。村看村、戶看戶、群眾看干部,以愛心凝聚人心、以行動帶動行動,黨員干部把行動做好,群眾就不會站著看而會一起干。”

這支真心實意服務群眾的婦女隊伍,兩年間通過點滴小事在村民中跑出了“信任”,在黨員間傳播了“干勁”。干群齊心共建家園,蓮花山村兩委在王麗麗的帶領下打通了基層治理的任督二脈。“叫我栽樹我也栽,叫我掃地我也掃,村兩委的工作我們100%支持,誰讓書記這么好呢,把我們村建得哪哪兒都好。”五組村民江金香爽朗地說,現(xiàn)在村里氛圍很和諧,村兩委一呼百應。

要讓瘦田變良田,壯產(chǎn)業(yè)才是硬道理
在蓮花山村上新的文化廣場、通組公路、清澈水塘中,能具象地理解村民為何對這位有想法、有辦法的新支書拍手稱好??墒且尷习傩者^上好日子,說到底還得幫大伙兒鼓起錢袋子。湖北讀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王麗麗通過八里灣鎮(zhèn)政府牽線搭橋引進的第一個市場主體,當300多畝有機紅薯和花椰菜在蓮花山村扎下根來,這個昔日遍地荒蕪的村莊正式翻開產(chǎn)業(yè)振興的新篇章。
“起初那個老板看不上我們這兒的土地,因為荒了多年,看起來很貧瘠。我就對他說,你留下來我們會全力做好服務。當時他相中了基地前的三個水塘,我們后來就緊緊圍繞‘水’做文章,搞垂釣、搞觀光,幾年下來市場主體很滿意。”

三年來,隨著三個市場經(jīng)營主體安心落戶,蓮花山村充滿希望的田野欣欣向榮。蔬菜旺、油茶綠、高粱紅、藥材香,每一寸繁榮的土地上都播撒著村兩委班子的汗水和心血。
“流轉(zhuǎn)土地必須要取得老百姓的配合,對于不理解的村民,我們就一家一家做工作,不分晝夜,白天要是沒聊通,下班后把孩子送回家晚上繼續(xù)干,經(jīng)常深夜才收工。”李海霞欣慰地說,如今在三個產(chǎn)業(yè)基地的驅(qū)動下,上百名村民通過土地流轉(zhuǎn)得租金、基地打工掙薪金,實現(xiàn)了多渠道增收,蓮花山村村集體經(jīng)濟也告別“零蛋”向二十萬元邁進。

為村民拼、為村莊謀,廣闊天地值得奔赴去年,王麗麗參加了紅安縣委組織部和縣委社會工作部聯(lián)合舉辦的“青雁訓練營”活動,通過學習,她的“鄉(xiāng)建靈感發(fā)電站”更加強大。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(fā)布后,“著力推進鄉(xiāng)村建設”和“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”的號召使王麗麗愈發(fā)明確了蓮花山村的奮斗方向和振興路徑,今年她會更堅定地破浪前行。

“今年的頭等大事是改造傳統(tǒng)村落,一些古屋的立面和地面需要修復,多做微改造、精提升,修舊如舊,突出我們村的地域特色。吳錦堂灣前行100米就是在建的南斗天湖度假區(qū),今后肯定是打卡勝地,下一步我們要動腦筋打造新場景、新業(yè)態(tài),把文旅流量轉(zhuǎn)化為發(fā)展增量。”
電腦藝術設計專業(yè)出身的王麗麗大學時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,是做個優(yōu)秀的游戲設計人員。從游戲界面到田間地頭,王麗麗說其實她依然懷揣著最初的夢想,只是這一次她要設計的是一個村莊的遠大前程。“相比在虛擬世界的探索,我更喜歡現(xiàn)在的設計,兼具宏觀和微觀,充滿挑戰(zhàn)和機遇。最重要的是,腳踏實地的感覺太棒了。”

迎來而立之年,王麗麗進入逐夢攀峰的黃金時代。站在一座百年老屋前,銳意進取的王麗麗興奮地憧憬未來,如炬的目光流露著她的闖關宣言:三十而立,大有可為。
“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。這個灣組有個池塘,今年我想種上荷花,營造‘接天蓮葉無窮碧’的意境,讓蓮花山村村如其名。到時再請‘鄰里幫幫隊’的姐妹們出馬,在映日荷花中來場雅致的旗袍秀。哈哈,希望剛剛描述的景象能成為我30歲的禮物。”
記者 | 郭蜜蜜
通訊員 | 方楊 夏曉旭
編輯 | 梁媛夢 王婧嫻(實習生)
編審 | 陳青
監(jiān)制 | 肖鵬